【名医话健康】陈宇:爱在深秋 秋季养生正当时

来源: 陈宇/文 发表时间:2020-10-19 16:15 浏览次数:2849
       随着秋意渐浓,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起秋季养生知识。秋天到来,天气也越来越干燥,一场秋雨一场寒,只有好好保养才能有效的抵抗疾病侵袭。而且秋季早晚温差大,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养生措施,健康度过秋季。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这三点:“秋乏、秋燥、秋膘”,健健康康过秋季。
       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宜人的景色。有些朋友一到秋天就经常打哈欠,想要睡觉,提不起精神,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秋乏,秋乏就是我们所说的秋困,人们有一个口头禅的说法“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这也是每个季节里我们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现象,如果经过调整一下的话,那么秋乏的现象也是会改善的。
       中医一直强调适时养生,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作息时间。秋季,要早睡早起,一定要保证有效睡眠时间。早上不能贪睡,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身体提升阳气,改善秋困的症状。
       在饮食上,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蛋、奶、瘦肉,鱼肉。同时多吃新鲜的果蔬,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新陈代谢。这个季节,尽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物。秋季是应肺的季节,提升肺气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可以适当食用白色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萝卜等,有助肺宣发肃降,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立秋之后天气渐渐转凉,水分蒸发得较快,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尤其是喉咙、鼻腔、肠胃常常会出现一问题,甚至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所以饮食调养,以“清润”为宜。
       俗话说“秋天到,贴秋膘”,经过40天伏天闷热的煎熬,秋意的凉爽不仅带来了身体舒适,也提升了大家的食欲。不少市民都开始着手进补,但实际上并非人人都需要“贴秋膘”,有的人甚至还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不适,因此,“贴秋膘”需要采取个体化养生保健方法。秋季进补需要根据患者体质类型进行辨证施膳。需要因人制宜,健康进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盲目“贴秋膘”更为重要。不同人群进补需要不同的方式。针对健康人群,秋季以养肺为主,适当食用入肺经的白色食物;一些高血压,冠心病的慢性疾病人群,则要收敛阳气,为较前冬季疾病的发作提前做好准备,可以适当食用温补的食物;对于脾胃功能失调的人群,则要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取,避免在这个季节出现腹泻便溏的症状。
       秋天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季节,这个季节天变化异常。俗话说“春捂秋冻”,这个季节应重视耐寒锻炼,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适当增加运动量,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加强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体质度过寒冬,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人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运动前要热身以舒展肢体,运动中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锻炼时间要尽量选择在有阳光照射的时间,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运动过程中也不宜出大汗,要选择自己可以坚持的运动项目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持之以恒。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