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三级医院中的感人事迹

来源:    发表时间:2011-01-06 11:24 浏览次数:5622

    你是谁?为了谁?为了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健康,为了创建三级医院,我们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我们是团结的一院人   我们是奋进的一院人

——创建三级医院中的感人故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慷慨迈步跃”。2008年初,院党委提出:用三年时间,创建三级医院。这一发展战略,是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夙愿和心声,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有着70多年光荣传统的医院的神圣使命。

    三年来,一院人团结奋进、创新发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10年,在我院创建三级医院的攻坚阶段,白衣战士们更是以“院荣我荣、院衰我耻”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形成了“创三级人人有责,做贡献不分你我”的良好工作氛围。为了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家责无旁贷;为了医院拥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我们义不容辞。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与艰辛;一路走来,收获成果与希望。创建的历程,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舍小家、为大家的牛居辉主任

    麻醉科、手术室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每天都要接触到需要手术的病人。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牛居辉,是我院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引进的专家,创建期间,他每天加班加点带领全科同志奋战在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他更是廉洁行医的典范,未吃过患者一顿饭,未收过患者一个红包,未找过患者办过一件事。牛主任以自己过硬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廉洁的医风,感染和激励着科室医护人员。

    在创建攻坚阶段,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今年九月,远在兰州的孩子因为意外导致颅骨骨折住院。作为父亲和医生的他,仅仅回家停留了两天,看望了一眼孩子又匆匆赶回医院。就在迎接等级医院评审的前一个月,牛主任的父亲被检查出肝癌晚期住院,由于创建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他没有告诉院领导,也没有告诉科室的同事,作为儿子的他只是每天抽空打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12月12日,病重的父亲昏迷,危在旦夕。13日下午全院迎检,他强忍着对父亲的思念和内疚之情,坚持战斗到迎检工作的最后,15日送走了检查组后,他才向院领导请假,匆匆飞向几千里之外的新疆,去探望病重的父亲。当他辗转十几个小时踏进家门时,听到的是一片哭声,摆放在他面前的是父亲的灵堂,病重的父亲已经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爽直的西北汉子沉甸甸的双膝跪拜在地上,第一次失声嚎啕……

    作为一个儿子,作为一个是医生的儿子,曾经治愈了无数病人,但是在自己的父亲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却因为医院创建和病人的需要而无法满足作为一个儿子的心愿,可想而知牛主任的心里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煎熬。

院长孙礼侠得知这一切,用手机短信给千里之外的牛居辉主任以安慰:“牛主任:您好,自古养儿防老,在老人家最需要你时(尤其是身为医生的儿子),你却远在芜湖,为了医院创建大业舍小家顾大家,浓浓的亲情为爱院之情让路,一院人感谢您……”。

    大爱无言,大德无碑。无需更多的语言描述,无需更多的词藻雕琢,牛主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实践着、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光辉形象!

                  手术室  陈欣


青春之歌

    他,是一名普通的心内科主治医师,是一名普通的儿子、丈夫、父亲。他,曾经荣获芜湖市急救技能大奖赛个人第二名,他就是心内科的谢伟医生。

    如同所有的同事一样,谢伟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着。由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使得心内科的工作异常繁忙。在创建过程中,工作更是有增无减。在病房里、在门诊、在急诊室、在抢救病人的急救现场、在医院下乡义诊的队伍里,都能看到谢伟繁忙的身影。在这繁忙的背后,又有谁知道谢伟医生那瘦弱的身体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又有谁知道他为此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谢爸爸是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季节的变化,抵抗力的下降使得老人的病情反反复复,多次住院治疗,多次因“呼吸衰竭”而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而谢妈妈是位乳腺癌患者,今年4月刚刚做了手术,接着就是漫长的化疗放疗……最近的一次肺部CT扫描,被查出胸腔积液,怀疑是肺部转移癌。然而,谢伟没有请一天假,没有缺一次加班,甚至没有一次迟到。在加班的最后几个月,几乎是天天鏖战到深夜十二点,谢伟的爱人是十八病区护士长,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新科室,他的爱人也是废寝忘食的扑在工作上,根本无法照顾年仅两岁的女儿,当夫妇俩深夜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熟睡,早上出发时女儿还未醒来,有时甚至有一个星期没能和女儿当面说说话,可爱的女儿只有在外婆的呵护下,天天盼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早点回家!

    谢伟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完成繁忙的工作的同时,为医院新进年轻医师进行技能操作培训,为医院“三基”技能考试示教,为心内科的轮转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进行培训考核。谢伟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一曲华丽的青春之歌!

心内科  王静 贺桂彬

                                      

一丝感动

    创建期间,ICU感人事件如此平凡。 葛翠红老师的女儿两岁多,感冒输液时,葛老师在科室加班到九点多,毫无怨言,女儿经常在电话里哭着喊“妈妈,我想你,你快回来吧”,葛老师却只能红着眼睛说“宝宝,好好吃饭,早点睡觉,妈妈一会就回家”。放下电话,葛老师梗咽了“我好几天都没和女儿说上话了,晚上回家她已经睡着了,早上出门她还没醒”如此心酸,我们看到了葛老师对女儿的愧疚和自责。

    刘京菊护士长在科室的时间比在家要多的多,她不仅要查看软件资料、病例,完善病房管理,还要监督我们理论背诵及操作练习。她每天都是最迟一个离开科室,回家后还要帮助女儿补习功课,女儿睡觉了,还要背书、思考下一步的创建工作。周末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护士长忙碌的身影,可排班表上依旧写的是休。创三甲医院期间,她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刘文婷的公公在上海某医院住院手术,作为一名护士,又曾在上海进修,理应陪同公公一起去,但为了创建工作,她没有请假,宁愿做一个“不孝顺”的儿媳,我们还是在她公公出院后才得知此事的;她妈妈生病住在我院,因为质量万里行检查,妈妈怕耽误她工作,不敢告诉她。那天检查完,下班回到家,发现妈妈没在家,打电话才得知妈妈生病住院了。

    科内几位路途远的同事,每天早上六点从家出门,晚上十点多到家,没有与家人交流的时间,只为多背几个制度、常规、流程……,每天坐公交时在车上也还在回忆背的这些应知应会的内容。有时连续上两天白班,就在医院迷迷糊糊睡三晚,她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记得评审团来的那个晚上,家住的远的护士晚上都没回家,就在医院附近的旅馆住了下来,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天还没亮就上班了,姐妹们凭着自己过硬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

    科室的同事,在每次检查前,都会认真打扫卫生,我们的宗旨是“专家想到的地方我们要彻底打扫,专家想不到的地方我们也要认真打扫,专家不管摸哪,手都是干净的”,于是大家拿着棉签擦输液架,用止血钳夹着纱布擦空调及消毒机的风叶,呼吸机、冰箱全部搬离擦拭桌面,不放过每个角落,有一位同事开玩笑说“如果再说我没擦干净,我就用舌头舔了”。我们很自豪,那些日子的付出没有白费。大家心里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不管多苦、多累,只要能在评审中多争取1分、哪怕是0.1分都是值得的。

                                            重症医学科  程珍 吴莹
                             

巾帼何曾让须眉

    妇产科是一个由45人组成的团队,其中44人为女性,从创三级医院号召发出的第一天起,妇产科全体员工都克服了在家庭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多重角色的困难和责任,全身心的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全年加班近300天。

    因为妇产科技术项目多达49个、一年的病历多达三千余份、罕见技术项目还需在近10年病历中筛选;因为妇产科是重点科室,大家深知创建与科室发展的重要关系和意义,坚持每晚加班,而毫无怨言;因为妇产科皆为女性,她们生性细腻追求完美,每一份病历会反复雕琢,每项技术操作也反复操作数十遍;因为妇产科皆为女性,巾帼不让须眉是科室的优良传统,丢分不能发生在我身上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紧箍咒。因为妇产科除了加班时搞创建,其他时间还要完成比往年增长近20%的工作量,承担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因此,妇产科45位自始至终参与创建的人,抒写着45个感人的故事。

妇产科  田德明

 
身后有阳光

    我们时刻牢记着医疗安全目标,我们将目标渗透到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当手术病人回病房途中突然出现窒息时,我看到张医生不顾一切以最敏捷的速度给病人嘴对嘴吹气,那是我学医以来第一次深刻理解什么是人工呼吸。当抢救人员赶到时,潘主任胸外按压,陈燕呼吸气囊给氧,护士长静脉给药执行紧急医嘱。大家配合的有条不稳,井然有序。当病人苏醒的一瞬间,心里好激动,突然觉得白大褂太神圣了……

    听说了吗?姜老师的奶奶病了,情况很不乐观,三腔二囊管都用上了,可是工作中没见她露出半点声色,夜以继日的搞软件,整资料,等待照料的还有她家那未满七个月的“小小豆”。她不难过吗?每次下班后仓促的脚步无不映射出那颗焦急的心。他没有迟到早退过,唯一的一天请假,她奇迹般的没有来,听说,她奶奶病逝了……

发现了吗?病区最近的欢声笑语少了很多。咱科的开心果韩老师又病了,声音哑了,竟然到了失声的地步,口腔溃疡面之大,惨不忍睹。每天奔波于病房,健康宣教,消耗口水的同时,也在无形打磨着那幅金嗓子。当我们兴致勃勃的换上新衣服新鞋子准备迎检时,竟愕然发现,她的鞋子都坏了,是的,也许她每天奔波下来的路,这双鞋便是对距离的最好诠释吧!……

    感觉到了吗?徐老师的儿子又瘦了。自从加班,这小伙子便与泡面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加班前和徐老师一块儿吃饭,她都会面有难色的给儿子拨个电话。电话里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歉意和牵挂。护士长的咳嗽一直没有起色,可是她没有退缩过,风雨无阻。我们的创建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记得迎检前做晨间护理,一位病人家属欲坐床,病人竟紧张的喊道:“别坐,刚铺的,坐皱了”,当时心里的感动无以言表。原来,病人的心也是和我们在同一条战线的,此时此刻,内心的创建热情更强烈了。

    妈妈说过,当你面前是阴影的时候,别怕,那是因为身后有阳光。

                                 外二科  陈云

泌尿外科的医生们

    在创建三级医院的活动中,泌尿外科孙云医师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伴高血压病,腹痛,发热,带病坚持工作,不请病假;杨惠根医师收到医院信息平台发布征用志愿者汽车为三级医院评审服务的短信后,立即无条件报名应征;张江兵医师的妻子在评审的前夕不慎被汽车撞伤住在二院,他仅请了一个晚上的假陪伴妻子,第二天就全面投入到医院的创建工作之中。章良庆医师和妻子是双职工,儿子年龄太小,由于创建忙,只能将儿子送到老家由老父老母照料,儿子至今还在责怪父母看望太少。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伴随其他科室疾病,尤其是项目病历陈启平医师总是第一时间与相关科室联系,在科室互相协助工作中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作为外科党支部书记的曹沪春医师,带领外科系统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做好创先争优工作,他注重病历书写质量,编写了《泌尿外科常规手术并发症及处理办法》,使我科术前谈话统一规范化。王伟医师今年结婚,考虑到医院创建大计,和双方父母沟通后决定结婚事宜一切从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科室、留给创建,妻子也十分支持王伟的做法。王跃医师今年6月份进入我科以后,很快融合到我们的大家庭、适应创建的氛围,主动担负起了教学、实习生带教工作,积极组织科室高年资医师主办讲座,还自费购买书籍,作为实习生在科内的学习资料。虽然周岩医师到我科已经是11月份了,但是他将外院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介绍给我们,大家受益匪浅,每天参加加班,努力背诵应知应会内容,在评审期间,他第一天值班,第二天还要带二线班。耿达伟医师,他既是泌尿外科主任,又是大外科主任,既要参加创建办组织的督查全院的临床工作,还要组织本科室做好创建工作,统筹安排,使科室在软件资料、项目病历、特殊病历、归档病历质量走在全院的前列,他身先士卒,很多事情亲历亲为,爱人摔倒受伤也没时间去照顾和关心她。

                泌尿外科  耿达伟 张江兵

“三甲”的那些事儿

    査主任说“创三甲”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废寝忘食地搞研究、办继教、改病历、做幻灯,频繁的开会出差,管理科内繁琐杂事,一年多时间已经人憔悴两鬓白,却不是刚进医院时的潇洒自若、意气风发。我们的査主任,即使再忙依然每天管科里一大群“小鸟们”的吃喝,而且从来都是只付钱不吃饭;再累都是自己多做而放我们一群“小鸟”回家,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得很迟才回家。丫头们心疼他的眼睛和身体让他好好休息,他总是笑带着他独特口音认真的说:不行啊,三甲创完再回家休息。呵呵,呼内,要向可亲可敬的査主任看齐!

    徐老师是大家一致推荐要写的,在评审的前几天徐老师的父亲生病了,病的突然征兆不好,一时间乱了手脚,徐老师一边工作一边陪同徐老伯转诊各家医院,常常看到徐老师接电话接着接着就哭了,哭的很压抑,每每看到护士长劝她先休息几天把老伯安顿好再上班,徐老师总说没事依旧照常上班加班,把病房整顿的干净明亮,只是她把休息的时间全部用在照看老伯上,才几天憔悴很多。

    还有护士长,从到呼吸内科来,就没见到她轻松过,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了这个科室,带着大家共同管理,一次次备检和一次次检查,呼吸科从里到外的干净再干净一点,整齐又整齐一分。所有的大小检查都全力以赴,我们的加班常常要到9、10点才结束,而她总是最后才走,与她形影不离的,除了各种资料还有感冒。

为了“三甲”谁都在忘我的付出和努力,这样的努力大家心甘情愿,以至现在我们总能把宣老师和院感、殷医生和痰热清、刘荣芳和病历、王赟和压疮、谈钰晗和上报……联系起来。

   “创三甲”的历程让我们受益终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在面对世事变化、得失成败、人情冷暖上更从容一些、冷静一些、达观一些,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为了自己或是医院还是社会这些都来不得虚妄,付出了,行动了,尽力了,结果还将是最重要的吗?

    人生如旅,需要一路走来,一路欢歌。我们愿与一院共同成长。

           呼吸内科   杨丹丹

“儿子,我们回家了”

    为了创建,外三科医护人员牺牲了自己的下班时间,来到医院加班。年轻人没有时间去约会,女孩们没有时间去逛街买漂亮衣服,做父母的没有时间陪孩子,做子女的没有时间去照顾父母。许多老师都无暇照顾家里,只能托付给家人。新婚的夫妇也只有三天的假期与爱人分享甜蜜。有的老师家人都在外地,孩子没人照顾,只能带到科室,跟着我们一起加班。外三科的刘海珍老师就是这样,每天孩子放学后,背着书包来科室找妈妈。妈妈还没有下班,孩子很懂事的去办公室做作业。等妈妈下班了,孩子跟着妈妈一起去食堂吃晚饭,之后,妈妈在科室加班,孩子一边看书一边等着。七点,八点,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孩子困了就趴桌子上睡着了,妈妈无暇顾及。十点钟,妈妈下班了,看到孩子已经睡熟了。妈妈轻轻的抱起他,“儿子,我们回家了”。身边这样感人的瞬间还有很多,每天都会发生,大家都在为创建工作努力着,付出着。

外三 夏杨慧

志愿者服务队车流滚滚

    雪花纷飞,车流滚滚。评审期间,一条由院内爱心志愿者驾驶的车队奔驰在芜湖的大街上。

    为保障我院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在迎接评审前,利用院务公开信息平台向全院有私家车职工发出征集志愿者服务用车倡议后,倡议发出后报名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全院有私家车的职工报名踊跃,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有近几十人报名参加。根据时间安排、报名职工科室排班等情况,医院征调了章凯、黄新华、刘海珍、郭菲、王晓飞、黄有明 6名医护人员组成院内职工志愿者服务车队,三天时间,全程为评审团专家及医院评审工作组人员提供用车服务,为我院三级医院评审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交通后勤保障。这也是我院职工在三级医院创建期间扎实推进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体现,充分彰显了一院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办公室  李业安

门诊部里的故事

    陈静。门诊服务台一名主管护师,她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热情。在工作中一丝不苟,

作为门诊护理操作示范老师,她加班加点的带领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不厌弃烦地一遍遍示教。期间,她为大家在演示“心肺复苏”时不慎鼻出血。她只是顺手拿起一旁的纱布填塞住鼻腔,说了句,我没事。仅用一块纱布的填塞连续为大家演示三项操作示范。后被医生诊断为严重“后鼻道出血”而被迫住院治疗。

    12月的天,寒风来袭让人不禁寒颤。在我们身边总是能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沙哑的喉咙伴随着阵阵的咳嗽,用她那独特的声音温暖每一位小患者,娴熟的操作,贴心的交流。围绕着一群哭闹的儿童安抚他们,她就是门诊儿科主管护师强成萍。就在评审之前,随着气温的急骤下降和接触患儿的病毒性感染而导致她高烧至39摄度。可她仍然站立在自己的岗位,护士长心疼她让她回家休息。可她摇了摇头坚持加班加点的演练护理操作。

    她是门诊的“开心果” 大家都亲切的称她‘老顽童闵奶奶’,她就是主管护师闵恒华。她和蔼,可亲,没有距离感。她对待每个人都像自己的家人,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她主动帮他交费,拿药,取报告单,楼上楼下,奔前走后,看到年老体弱的患者,她总是搀扶着他们到达目的地,对不停哭闹的宝宝,她有自己专门的法宝。创建期间,全院职工都在日夜加班,闵老师也不例外,尽管年底就要退休的她,家里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小孙子,她同样每晚都和我们奋斗在一起。因为创建,很多时候她都是踩着月光回家,由于晚归,她的家连续两次被盗,家里值钱的东西被“掠夺”一空,至今警方还在寻找线索破案……还有几天,她就要退休了,工作了三十九年,闵老师把她的青春留下了;三十九年,闵老师把她的微笑留下了;三十九年,闵老师把她瘦小的身影留下了。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是她的格言,也是她的信念。今天,她做到了。

          门诊部  王颖  吴铭

平凡的小草

    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妇产科里的每一位职工犹如平凡的一株小草、一滴不起眼的浪花。用每个人的热情和行动,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使命……

    明年五月份即将退休的姚有霞老师,三十几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助产护理工作。今年八月,姚有霞老师被查出肩关节骨质增生并且严重变形,但她一直坚守岗位。其爱人是小学的校长,因操劳过度九月份在工作岗位上突然晕厥,急救后诊治为“多发性肺梗塞”,短短的三个月内住院数次,医院多次下发病危通知单,并要求转入上海、南京等医院做进一步诊查治疗,但姚有霞老师为了不影响创建,一拖再拖,直至评审结束的第二天才陪同爱人转至南京鼓楼医院进行诊治。

    正在哺乳期的年轻的责任组长吴看芳,创建期间每日加班加点,其丈夫是击剑队资深教练,今年十月份被抽调参与安徽省第四届省运会的筹备工作,两个月未曾踏入家门,家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因父母亲的无暇照顾,两次出现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高烧数日不退,但吴看芳仍以大局为重没有请过一天的假,坚守在岗位上,每天只能在夜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抱着入睡的女儿流泪。

    妇产科平日工作量很大,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科内几位新婚夫妇年初就表态为了不影响创建工作,暂缓怀孕。面对那些身肩两条生命的孕产妇,以及女性特有的疾病,妇产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心灵深处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产妇的紧张、焦虑需要安慰和解释,胎心的变化需要随时监测、及时处理,更可怕的是大出血、子痫、DIC的病人,随时都有夺去孕产妇生命的危险,必须时刻高度警惕。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强大的心理压力,姐妹们有种不堪负重的感觉,加上创建工作连日的加班加点,大多数人都因疲劳过度、抵抗力下降而患上了感冒、咳嗽、口腔溃疡,欧圣华患上了严重的急性中耳炎,不能张口进食,每天忍受着剧烈的耳痛,利用午休的短暂时间打点滴,可她从不抱怨,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妇产科  杨晓莉

 

有这样一个家

八病区  吴艳艳

    有这样一个家,是一个这样的家,一边系着工作,一头担着生活。

    有这样一个家,是一个这样的家,在这个家工作,在这个家休息,工作除了本来的工作,亘古不变的是别人眼里的加班,休息不是身心的放松,是难得空闲的累倒。

    有这样一个家,20,30,40,还有嗷嗷待哺,咿咿呀呀,丈夫和妻子,母亲和女儿,母亲和儿子,姐姐和妹妹。。。。。在这个家里齐活了。电话铃声响起,重复着类似的话语“今天晚上我要加班,别等我回家吃饭了。”“今天晚上我要加班,儿子你去接吧。”“今天晚上我要加班,冰箱里有剩饭剩菜,自己热热吃吧,别烫着。”清晨,睡梦中醒来的儿子满眼期待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母亲已经整装待发,深情却又自责地吐出这样的话语“乖,你睡着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有这样一个家,是一个这样的家,不是黎明,并非黄昏,未到深夜,一切是那么的静谧美好,一切都沉浸在阅读。书写和思考里。岗位职责,核心制度,操作流程,护理常规,院感知识,病历书写,重点环节,应急预案,每一样都得与之亲密接触。在这个家里,白衣天使书写了生命的意义,在这个家里,白衣天使造就了生命的奇迹,在这个家里,白衣天使朗诵了生活的意义,在这个家里,白衣天使弹奏了生活的乐章,在这个家里,病人就是家人,病人的事就是生活的事。在这个家里,散布着团结协作,充斥着服从安排,弥漫着迅速敏捷,在这个家里,偶尔有满腹牢骚,不常有生气不满,间或有小吵小闹。

    有这样一个家,是一个这样的家,踏进家门,便造就了一身洁白,踏进家门,就感受到死亡与重生,踏进家门,能看到患难见真情,踏进家门,会唾弃久病床前无孝子,踏进家门,这里的数字是床号,是剂量,是年龄,踏进家门,这里的区域是无菌区,污染区,清洁区,踏进家门,这里的单位是毫升,是毫米汞柱,是摄氏度,是毫摩尔每升。。。。。。

    在创建三级医院的日子里,添砖加瓦的员工们,以医院为家,以科室为家,以办公室为家,有这样一个家,是一个这样的家,我们为这样的家喝彩!


(编者按:创建期间,发生在全院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广大干部员工中的感人事迹还有许多,这里未能一一刊登。编者在众多来稿中遴选了几篇,部分篇章有所删改,不妥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