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流感防治小妙招

来源:未知 孙楠/文 发表时间:2019-11-20 16:12 浏览次数:2896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因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的特点,季节性流行趋势明显,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在全球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其中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作为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或 A、 B、 C、D)四型。
     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紫外线和热敏感。100℃ 1分钟或56℃30分钟可被灭活。在pH值<5或>9,流感病毒亦能很快被破坏。对目前临床常用消毒剂如乙醇、碘伏、碘酊等均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感染后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 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其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目前,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鼻咽部症状为突出,如流涕、咳嗽、咽痛等,伴有或不伴发热,引起普通感冒病毒多达100种以上,共病程有一定自限性,通常为5-7日,预后良好。其发病有明显自身因素,在同一环境中,有人得感冒有人不得感冒,个体差异很大,因此普通感冒不是一种传染病。
     流感则以全身症状为主,可见持续高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明显疲乏等,而鼻咽部症状相对轻。如上所述流感作为一种传染病,往往很多人同时或先后得病,影响面广,危害性大,蔓延迅速,常呈流行趋势。
传染源、传播方式、易感人群及潜伏期
1、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其呼吸 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短期内有一定免疫力。但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故可反复感染。
4、重症病例及高危人群
① 妊娠或产后2周健康女性;
② 65岁及以上人群;
③ 肥胖者(体质指数>30);
④ 伴有以下基础疾病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免疫抑制者[如肿瘤、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HIV)病例];
⑤长期居住于护理院或养老院者。
5、潜伏期:常见潜伏期为 1-4 天(平均 2 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 24-48h 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 0.5-1 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 24h 内达到高峰。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一般持续排毒 3-8 天(平均 5 天),患者感染不同毒株的排毒时间也会有差异。低龄儿童发病时的排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毒量下降更慢,排毒时间更长。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 周)。老人和 HIV 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人群的病毒清除能力更差,排毒时间更长。
预防与治疗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安全有效的疫苗已存在和使用了60多年。疫苗接种的免疫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在全球最常用的是注射灭活流感疫苗。在健康成人中,即使流行病毒与疫苗病毒不完全匹配,流感疫苗也能提供保护作用。在老年人中,流感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可能较差,但可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接种疫苗对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以及与高危人群共同生活或照顾他们的人尤其重要。
世卫组织建议每年为以下人群接种疫苗:
①孕期各阶段的孕妇
②6个月至5岁的儿童
③65岁以上的老年人
④慢性病患者
⑤卫生工作者
除此以外还包括以下个人防护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对不属于高危人群的患者应该进行对症治疗。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留在家中,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等流感症状。患者应观察自己的病情是否恶化,并寻求医疗服务。对已知患有严重或复杂疾病的高危人群患者,除对症治疗外,应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如疑似或确诊流感(即肺炎临床综合征、脓毒症或慢性病加重),应尽早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应尽快(理想情况下,在症状发作后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即奥司他韦)进行治疗,以加大治疗效果。对病程后期的患者也应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建议治疗至少持续5天,但可延长至临床症状改善。除非出于其他原因(如哮喘和其他特定情况),否则不应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因为会导致病毒清除延长,免疫抑制导致细菌或真菌二重感染。所有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都对金刚烷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抗药性,因此不建议将这些药物用于单药治疗。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