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底,当全国人民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春节到来之时,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整个春节笼罩上一层浓浓的阴影。面对疫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牢记使命、放弃团圆,始终在工作岗位不离不弃;他们勇担重任、不畏艰险,以专业的力量迎击肆虐的病毒。饶娇蓉同志就是其中一个,她作为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批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人员进入武汉隔离病区已近半个月了,她像一个冲锋在前的士兵,与其他医护人员一道奋战在新冠肺炎的最前沿。
冲锋在前,用担当展现共产党人的风采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护人员,饶娇蓉同志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她冲锋在前,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过年期间,放弃自己的休息,第一时间投身第一线工作,用担当展现共产党人的风采。她主动请战,赴湖北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申请驰援湖北时,她没有考虑到家中年仅4岁的孩子,没有考虑家里年迈的父母和丈夫,心中牵挂的是湖北疫区,牵挂的是每一位等待救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2月4日凌晨,她的丈夫先接到上级命令的电话,通知她成为市一院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中的一员,当日上午就出发。她的丈夫深知她笃定前行战场的决心,也为妻子的精神所打动,对她说:“老婆,你去吧!你去照顾好“大家庭”,我来照顾好我们的“小家庭”!”短短几小时,来不及收拾行李就告别家人,踏上湖北的战场。临行前她说:“接到通知我感觉十分激动,一夜未眠,因为第一次面临这么重要的任务,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支部组织委员,能和同事们一起冲向最前线,感觉非常光荣。一切服从院部部署安排,保证不辱使命!”
严于律己,她把病人当亲人
进入湖北,饶娇蓉同志被安排到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到达受援医院,饶娇蓉同志与同事们首先前往各个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培训,熟悉掌握防护流程,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认真落实“培训到位、对病人负责,再进病房”。她的住所与东西湖方舱大概有四十分钟的车程,她每天起早贪黑,轮值夜班,她的疲惫从不表露,因为她知道,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是她们打赢这场战役的前提。她每次进舱的工作时间加上来回车程和更换防护服,有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进入方舱,她每天都要面对100多病人。偌大的场馆,深夜分外觉得寒冷,她不敢多穿一件衣服,因为怕出汗让防护镜起雾。她关心着这里的每一位病人。她与那里的同事战友们团结一心,精心治疗护理病人。顾不上防护服不透气、护目镜模糊双眼,始终如一地全程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及时标本采集、规范治疗等操作;无微不至地对患者生活照顾,一日三餐,医疗、生活废弃物处理,事无巨细;耐心地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安抚,疏导不良情绪,保障积极配合治疗。每天进食都处于两难状态,吃多了害怕上厕所,吃少了害怕体力不支撑不到下班,被防护服闷在里面,即便有恶心不适感,她也慢慢忍受着。为了节约防护服,她穿上了人生第一次成人尿不湿。脱下防护衣后的她脸上被护目镜、防护口罩、隔离衣勒出了深深红色痕迹,布满了“美美的”印记。一日,方舱突然停电几分钟,她赶紧到患者床边一个一个通知:“请大家小心一点,停电了,大家请在床位上休息,不要下地,以免摔伤。”其实她的护目镜已经起雾,早已什么也看不见,眼前黑压压的一片,在紧急时刻,她永远是把病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你们才真的要注意呢,你们真的辛苦,你小心一点啊!”一位患者关切地说。“你别跟我说话了,我有病毒,我要离你远一点。”另一位患者接上话。这一句句暖心的话激励她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她坚守初心,笃定前行
在休息之余,她的父母想点开视频和她聊天,而她总是会拒绝视频聊天。她不愿意年迈的父母看到她脸上被压的红印子而担心。她强忍泪水,安慰父母说:“你的女儿是护士啊,一纸《录取通知书》把我“征离”故土,踏上学医之路的那一刻起,女儿的肩上就多了一项救死扶伤的使命。疫情来临时,别人可以躲,医护人员不能躲,女儿同时作为党员更不能躲,如果连我们都躲了,老百姓怎么办?”她四岁年幼的女儿正需要妈妈的时候,在她女儿不愿意她走,拉着她衣服的时候,她告诉女儿妈妈是救人去的,小小的孩子似乎也明白了妈妈的奉献精神,默默的放开了衣角。现在每天她女儿都会打电话给她,天真可爱的说:“妈妈,我想你了,你今天救了几个人?”
就是这样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她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在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敢为人先,坚忍不拔。她的敬业,她的无私,她的奉献精神正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总说:“当年“非典”时,我还小,是你们保护了我们,现在,我30岁了,这次轮到我来保护你们了。我是一名党员、一名护理骨干,这个时候,就该我上,义不容辞!”朴实的语言,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与无畏精神。
直到现在,饶娇蓉同志仍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共同奋战武汉抗疫最前线,一如她在日记里庄严写下的文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