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赞歌——《编舟记》影评

来源:  姜红  发表时间:2014-09-09 20:14 浏览次数:2665

    《编舟记》在日本报知电影奖独占鳌头,包揽三大奖项。它讲述了一个性格古怪但严谨认真的出版社职员马缔光也,与编辑部的同仁合作编写耗时漫长的词典《大渡海》过程中发生的与周围人们之间相互牵绊的动人故事。

    《大渡海》的命名很值得推敲,它意味着传承:他是一部见证时代变迁的辞典,摆渡的是人们,传承的是文化;它意味着改变:他不同于大多数抱残守缺的辞典,力求与社会同步;意味着博大:“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一次次的样例采集,历经两代人方才编纂完成;意味着智慧:海象征的是宽广,水象征的是灵动,正如《大渡海》代表的文化一样,既活跃,亦厚重。

   当辞典编辑部的荒木编辑去书房总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时,书房村越局长轻蔑地说:“谁会愿意去编辞典呢,如果真的有那么没志气的家伙,那他肯定也干不好现在的工作。”的确,周期长、市场小的辞典很难成为功利社会的年轻人的第一选择,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去做那么一些事,不为名,不为利,因为心中的价值,所以行动上坚持,也许这就是理想。

   曾几何时,自己也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可浑浑噩噩二十几载,无情的剥去了我理想主义的彩色外套,只留下现实主义的灰色内衣。其实《编舟记》的导演内心也不相信纯粹的理想主义能获得成功吧。如果在现实中,严肃和拙于言辞的马缔光也无疑将会遭受惨痛的失败,事业上不会有善于交际的西冈和他互补,爱情中也很难有女孩子会爱上一个说一句我爱你之前都要查辞典的人吧。马缔和西冈,连接着理想和现实,我们大都在一人分饰两角,辛苦地活着。

    一句台词戳中感动点,“有生之年,能够在年轻时找到这辈子想做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谨以《编舟记》献给对职业、对理想苦苦追寻的我们。

上一篇:燕尾帽
下一篇:访台札记

Copyright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4843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40200485121790Y